從前面幾篇血脂系列文應該不難發現,筆者對於用藥物將LDL-C (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)降到越低越好這件事一直持保留的態度,除了前幾篇所提到膽固醇脂蛋白的質重於量的原因,另外就是比起LDL-C的數量,心血管疾病的隱憂其實另有其人。例如,糖尿病的患者有超過80%是死於心血管疾病(即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),於是大家開始針對血脂肪數據改善,但在降低LDL-C的藥物使用之後,得到漂亮的數字之餘,致血管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(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
disease, ASCVD)的風險卻依然存在。這背後有一群常被忽略的反派角色,就是江湖中名稱很長、早在1990年就被Austin等人所提出、歷史悠久卻最近才被重視的集團---”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complex (ADC),致動脈粥樣化的血脂異常複合物”。
大家可以回去複習一下前面《(一)
我們真的看懂膽固醇嗎?---重質不重量(上)》這篇文章,裡面介紹「脂蛋白公司」的5種車型: chylomicrons(乳糜微粒)、VLDL(極低密度脂蛋白)、IDL(中密度脂蛋白)、LDL(低密度脂蛋白)和HDL(高密度脂蛋白)。而這個ADC集團,代表五個現象,常見於在胰島素阻抗(insulin
resistance)相關疾病(糖尿病、肥胖症、代謝症候群)的人身上:
1. 增加的小型LDL機車數量。
2. 減少的HDL車量跟運送回肝臟的膽固醇總量。
3. 增加的三酸甘油脂總體運送量。
4. 除LDL、HDL以外的剩餘脂蛋白車(來自肝臟或腸道的chylomicrons、VLDL、IDL)的增加。
5. 飯後高血脂(postprandial hyperlipidemia)。
之前在《(一) 我們真的看懂膽固醇嗎?---重質不重量(下)》提到LDL跟乳糜微粒VLDL、IDL一樣都用Apo-B零件,所以測量載脂蛋白B(apoB)的血液濃度也是個可以了解體內ADC狀況的依據。而之前也提到,LDL-P (Particle,顆粒數) 比LDL-C
(膽固醇總量)更為重要,一些追蹤10幾年的研究也發現,LDL-P 比起LDL-C 或是Non-HDL-C (總膽固醇扣除HDL運送的膽固醇量) 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,因為越高的LDL-P通常也暗示著小型LDL車體的數量上升。
科學家用電泳分析LDL顆粒大小後,以25.5奈米(nm)為界,分為正常的「A表型人」(Phenotype pattern A)跟LDL顆粒較小的「B表型人」(Phenotype pattern B),而B表型人就是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的族群。你是A型還是B表型人,取決於先天基因和後天飲食之間的互動,科學家發現有6組相關基因和ADC有關,包括之前介紹過的HDL的厲害配備---CETP (Cholesteryl
ester transfer protein,膽固醇酯轉移蛋白),另外還有LPL,
APOA5, LIPC, GALNT2跟MLXIPL。
這篇只是前傳,先讓大家認識這個造成心血管疾病的複合物(ADC),以及對「A表型人」跟「B表型人」的區別有個概念,下一篇《(四)非藥物飲食運動對血脂肪的影響》,就來談談飲食跟基因的互動,要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遠離心血管疾病的「A表型人」吧!!!
Reference:
1. Austin MA, King MC, Vranizan KM,
Krauss RM (1990) Atherogenic lipoprotein phenotype. A proposed genetic marker
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. Circulation 82:495–506
2. Cromwell, William C., et al. "LDL particle number and risk
of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—implications
for LDL management." 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 1.6
(2007): 583-592.
3. Musunuru, Kiran. "Atherogenic dyslipidemia: cardiovascular
risk and dietary intervention." Lipids45.10 (2010): 907-914.
4. Stahel, P., et al. "The 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complex
and novel approaches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
diabetes."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(2017)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