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介紹過膽固醇脂蛋白家族,讓大家明白膽固醇對身體組成跟運輸的重要性。但要幫膽固醇除罪化,勢必要提到一些商業利益考量影響研究結果的例子。
膽固醇被汙名化的開端,始於1967年,美國製糖工業重金贊助哈佛大學,在重量級期刊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(NEJM)刊登一篇研究結果,把冠狀動脈疾病的飲食成因歸咎於飽和脂肪,從此脂肪跟膽固醇成為千夫所指,這研究仿佛為糖製造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。
而這項業者收買科學家的行動,也誤導此後50年有關營養和心臟疾病的研究。再加上降血脂藥物的研究結果,一面倒傾向將低密度膽固醇(LDL)降越低,越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這一切都推波助瀾地將糖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粉飾太平。
直到《美國醫學會內科學期刊(JAMA
Internal Medicine)》在2016年底,分析1988~2010年共3萬名年約44歲的美國人的飲食習慣,發現在排除吸菸、不運動跟肥胖後,攝取過多糖分的人(即使是瘦子)罹患心血管疾病早逝的風險,較一般人多出了3倍。也直到近幾年,包括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心臟學會才開始警告,糖分攝食過多可能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機率。
誠如我在《我們真的看懂膽固醇嗎?---重質不重量(上)跟(下) 》所提,膽固醇脂蛋白不但是身體組成的重要原料,還扮演了運輸工具的角色,一輛輛油罐車正常行駛在海濱公路上其實不會有問題,會停下來必定是有交通事故。血管的內皮細胞有損壞時好比地震或土石流事故發生,就會響起一個名為「發炎」的警報,引起諸如警車(巨噬細胞)、消防車(血小板)抵達現場聚集凝結,把破損的地方堵住,防止血液外流,此時因衝擊而翻覆的LDL油罐車本體,跟車上全傾倒在地的油遇空氣氧化後,跟一堆斷垣殘壁形成一團路障般的「動脈粥狀硬化塊」(簡直是滿目瘡痍的一場災難!),除了路變窄流通受阻,這團塊若塞到心或腦的血管,就造成所謂的心肌梗塞或中風了。
因此,膽固醇的堆積只是果,因是造成交通事故(血管內皮細胞破壞)的兇手。
究竟是哪些東西造成血管的破壞呢? 講到破壞前,就要先提到血管內很重要的清道夫---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(縮寫eNOS),可以產生一氧化氮(NO)及阻止剛剛提到一聯串的「發炎警報」的結果產生,發揮多種血管保護作用。
而今年2月在《高血壓臨床經驗(Clin Exp Hypertens)》期刊一篇關於西方飲食對血管的影響實驗,發現在餵食雄性老鼠42周高果糖/高飽和脂肪的飲食後,除了出現高血糖、高血壓、異常血脂的代謝症候群指標(即使老鼠們的體重沒有增加)外,也發現高果糖跟飽和脂肪的食物會刺激一個叫做ROCK (Rho-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)路徑的表現以及降低eNOS的表現,造成氧化壓力及血管纖維化,進而使血管的內皮細胞失能及重塑。
再者,糖也會附著在所有蛋白質跟脂質上,造成名之為糖化終產物(Advanced Glycation End-product,縮寫為AGEs)的複合物,使血管老化及擴大發炎警報相關的傷害範圍。
整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敘述自此,大家應該了解「糖」可以說是心血管疾病最大的始作俑者之一,膽固醇的堆積只是血管受傷跟發炎反應的結果 (再次強調!!如果沒有事故發生,膽固醇運輸車根本不會沒事亂停或翻車!!),而如果你的LDL車型剛好又都是更易雷禪(台語)的小型摩托車,那不用地震,可能一個颱風就路倒油翻面目全非了。(待續)
Reference
1. Sugar
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.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
Industry Documents.” JAMA Intern Med. 2016;176(11):1680-1685.
2. Elrashidy,
Rania A., Jing Zhang, and Guiming Liu. "Long-term consumption of Western
diet contributes to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aortic remodeling in rats:
Implication of Rho-kinase signaling."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
Hypertension (2018): 1-7.
3. Yang, Quanhe, et al. "Added sugar intake and
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." JAMA internal medicine
174.4 (2014): 516-524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