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

(二)膽固醇沒有好壞,壞的是糖、反式脂肪跟加工食品(下)


        上集講到了1960年代,美國的糖業公司一手遮天的將心血管疾病的矛頭指向脂肪,事實上,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,糖業用盡各種不正當的手段,包括行賄、拍攝具誘導性的偏頗廣告等,使美國從原本食用「原糖」,變成廣泛使用「精製糖」。而精製糖,跟這篇要談的反式脂肪跟食品添加物一樣,都是引發健康疑慮的主要兇手。

        自然界裡其實存在有比例很低的「反式脂肪」(反芻動物的胃、乳品或天然奶油有2~5%反式脂肪)。而市面上大量充斥的「反式脂肪」都是透過人工的方式,對植物性油脂進行部分氫化的加工 (乳瑪琳約產生10~15%的反式脂肪)。人工部分氫化油含有的反式脂肪跟「飽和脂肪」類似,長期過量食用,容易造成血中高密度膽固醇(HDL)下降、低密度膽固醇(LDL)上升,且反式脂肪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飽和脂肪酸的3~5!!

        隨著健康消費意識抬頭,早在數十年前人類就開始把反式脂肪的可怕深植腦中,各國紛紛修法抵制,衛福部於是在2016422日宣布,將在201871日生效「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」,屆時台灣食品中將不得再使用人工部分氫化油。(迷之聲:那這中間一年多消費者吃下去的氫化油是吃心酸的嗎??)


        可是,惡魔藏在細節中啊,因為衛福部規定,每 100 公克的食品中,反式脂肪酸含量只要小於0.3克,包裝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就可以標示為0(迷之聲又起:那   0.3去哪兒了?? 這跟衛福部2013年修正「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」中,只要使用全麥含量超過51%,就能稱之為全麥麵包,不是異曲同工嗎?) 只能說,現行的食品標示法規,都是報喜不報憂,虛報了好處又低估了壞處呢()。雖然法令出來後,許多業者因應趨勢使用「交酯化」或「冷凍捏合」的技術來取代部分氫化,但在不清楚的情況下,還是要盡量減少油炸、烘焙、零食、糖果、塗醬或是增加麵包酥香感的酥油等食品的攝取。在今年四月《食物科學與營養國際期刊 (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)》中有小結到,其實各類脂肪,包括「飽和脂肪酸」跟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」的熟優熟劣,近幾年來爭論不休,研究結果並不一致(執政黨輪流換人當的概念),還有是敵是友身份未明的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」,都有待更多研究釐清好壞;只有「反式脂肪」對健康的負面影響,是所有研究都毫無疑問的一面倒通過呢(蓋章)

        再來說到加工食品,就不得不提國內高達640項有許可證號的合法食品添加物---。磷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一,磷含量太多,身體用於排磷的荷爾蒙過度分泌,造成鈣的恆定失調、血管鈣化、加重慢性腎臟病期程,升高死亡率。在自然界存在的「有機磷」(organic phosphorus)以「植酸」型式存在全穀類、豆類及堅果類,吸收度不高;但廣泛存於加工食品添加劑中的「無機磷」(inorganic phosphorus)卻是100%被人體吸收(磷酸鹽類、改良劑、增稠劑等),而且添加量多到難以估計。今年3月在《臨床生化與營養學(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Nutrition)》的期刊,有篇評估「無機磷」跟「有機磷」對血管的影響,發現吃完富含無機磷的餐食後30分鐘,血管的內皮功能(flow mediated dilation ,FMD)下降了20%,遠高於吃完有機磷的餐食(下降10.1%),達臨床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   
(p = 0.024)

結論:
1.     遠離所有化學加工或高溫處理過的製品,其中可能藏有對血管有傷害的精緻糖、反式脂肪跟無機磷。
2.     不管是哪一種油,請食用原本的狀態(未經化學方法加工),世界上任何食物或營養素都是適中為原則,不宜「刻意」、「過量」攝取。
3.     確定會造成血管損傷(交通事故)的飲食: 高糖、高油、高鹽高磷。



Reference
1.  Fattore, Elena, and Elena Massa. "Dietary fat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: a summary of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current debate."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 (2018): 1-12.
2. Kawamura, Hiromi, et al. "Dietary intake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has a stronger influence on vascular-endothelium function than organic phosphorus." 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Nutrition (2018): 17-97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